磁粉探伤在容器定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磁粉探伤在容器定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磁粉探伤的灵敏度虽然高,但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漏检。不仅会失去磁粉检测的优势,还会因漏检给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对检测单位的声誉造成不利影响。根据笔者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磁粉检验的经验,认为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磁粉检验应注意以下问题:
1、检查面的清洁和抛光。
一般容器内部与介质的接触面多为锈蚀、氧化皮,有的有防腐层,容器外部涂有油漆。因此,焊缝及焊缝两侧应在探伤前后25mm内进行清理和打磨,以去除锈迹和氧化。皮肤和污垢显露出金属光泽。同时要求对焊缝两侧100mm以内进行抛光清理,去除锈垢,保证磁轭与工件充分接触,提高磁粉探伤仪的检测灵敏度。这个非常重要。否则,缺陷会被掩盖,影响缺陷显示,漏检。目前,大部分配合检验单位进行抛光清洗的单位和人员素质低下,不懂探伤。因此,检验员应事先向抛光人员清楚说明要求,事后仔细检查,直至清洁抛光*符合要求。确保不影响磁粉探伤结果。
2、正确选择磁悬浮。
目前使用的湿式探伤磁悬浮液主要有水悬浮液和油悬浮液。前者是由一定量的磁膏分散在水中组成。该水悬浮液成本低,制备简单,喷洒方便。目前正在使用;油悬浮液流动性好,但成本高,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容器介质的多样性,有些容器中装有油和其他介质。尽管它们被清洁和抛光,但它们不能**。此时,水悬浮等磁粉探伤不会*润湿检测面,导致磁悬浮和磁粉不能自由流动,从而无法检测到缺陷,或者容器本身比较潮湿。如果您选择油悬浮液,它不会被弄湿。因此,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磁悬浮。两者都是在检查期间准备和使用的。 .
磁悬浮液的配制应按说明书进行,浓度在1o-20g/L范围内,约15g/L。磁悬浮的浓度会形成过渡背景。如果浓度过低,将无法在缺陷部位形成足够的磁粉堆积,导致漏检。磁化前先用磁悬浮液润湿磁化区,然后边用磁粉探伤仪充磁边倒入磁悬浮液,将磁悬浮液喷在十字正面和上侧的A型焊缝(纵缝)上轭行进方向。 B焊缝,喷磁悬浮在十字轭行走方向的正前方(从上到下),必须在通电时间内施加磁悬浮。然后在有效光源下观察是否有磁痕形成,有磁痕的部位要及时做明显的标记。
3、操作方法要正确。
如果采用交叉轭进行探伤,则应采用连续行走方式进行探伤,不仅效率高,而且可靠性高。由于横轭是连续运行的,所以磁化场随着横轭在工件表面移动,对工件表面有效。在任何时候,它始终处于变化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因此,被测表面任意方向的裂纹都有机会与有效磁场幅值正交,从而获得有限的缺陷漏磁场;反之,如果用十字轭的固定段来检测焊缝上的缺陷,会使被测工件表面的每一点都受到不同幅度和椭圆度的旋转磁场的作用。这样一来,每个点的灵敏度就会不一致。检测灵敏度降低。此外,磁悬浮液的喷涂也应合理、科学。例如,检查圆缝时,应在行走方向的前面和上方喷磁悬浮液,检查纵缝时,应直接喷在行走方向的前面。
但在磁化过程中要注意磁粉探伤仪探头转动的轭辊与工件保持良好的接触。接触不良会降低探伤的灵敏度。这主要是通过磁轭和工件的振动声和手感来判断的。如果振动声音大,手感觉磁轭的吸力减小,说明接触不良,否则,接触良好。轭的移动速度由灵敏度测试件决定。根据经验,20-30mm/s比较合适。如果行走速度过快,磁痕形成时间过短,堆积浓度小,就会造成漏检。
4. 磁痕观察与分析
对于疑似磁痕,应重复磁化,确定和分析形成原因。是否为缺陷显示。标记真实缺陷痕迹,测量其位置、大小,判断缺陷性质,评定等级,并作记录。
在磁粉探伤过程中,影响探伤灵敏度的因素很多。各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检验灵敏度下降,即检验不合格,可能造成质量隐患。越轻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越严重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提高无损检测人员的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知识水平,以保证无损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上一篇:摩擦系数测定仪范围